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高血压病 > 高血压危象
编号:10322253
高血压病重在预防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60期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尤其是老年人群发病率很高,几乎50%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因此积极预防高血压病是保护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环节。我国高血压病的流行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同时又存在着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专家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要做好高血压预防工作,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政府干预,各界配合,每个公民参与高血压防治与保健。我国卫生部将每年10月8日定为高血压日,意在提高全民意识,群防群治,人人防治高血压。

    一、高血压的定义

    血压正常或增高是人为划定的。我国实行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也经过1959年、1964年、1979年三次修订,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协会(WHO/ISH)的标准,制订我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mmHg)或舒张压≥90mmHg者为高血压。
, http://www.100md.com
    二、高血压的形成因素

    高血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种情况。继发性高血压是有明显病因的,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大动脉炎等病都可以有高血压,这样的高血压增高只是各自疾病的症状之一。这种继发性高血压占全部高血压的5%左右,是可以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我们知道有些危险因素容易引发高血压,其中得到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的三大危险因素是:体重超重、膳食高盐和中度以上饮酒。引发高血压的其他可能因素尚有:遗传倾向、吸烟、年龄、性别、工作紧张程度、高脂血症、社会经济及心理因素等。

    如果尽量避免这些危险因素,那么患高血压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三、预防高血压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是要树立预防重于治疗的观念。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及心理平衡。这四项措施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合理膳食包括①低盐:饮食宜清淡,每天食盐量以5g为宜,其他含钠佐料如酱油、味精较多时,应减少食盐摄入量;②低脂:饮食中应控制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主要是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③控制糖类及总热量的摄入,高糖饮食会引起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二者是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总热量摄入过多,会引起超重和肥胖,而超重和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④进食一定量的优质蛋白,对血压有稳定作用。如牛奶、鱼、虾、瘦肉等优质动物蛋白或大豆、豆腐等植物蛋白;⑤多吃富含钾、镁、钙和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特别是胡萝卜、芹菜、海带、紫菜、丝瓜、木耳等蔬菜;⑥对于中老年人,可以合理地食用一些调节血压、血脂、无毒副作用的保健食品。
, 百拇医药
    适量运动是指根据本人身体状况,选择适当运动方式,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跳舞等,进行有氧运动。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如曾有心血管疾病者,宜先进行全面查体,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有氧运动。运动要达到有效心率范围,即最大心率的60%。有氧运动过程中,达到有效心率范围后,在该区域必须保持2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4~5次。吸烟可使血压和心率一过性升高,同时伴有周围小动脉收缩,皮肤温度降低。虽然多数研究显示吸烟与高血压患病率无明显的关系,但吸烟降低服药的顺应性,并增加降压药物剂量。而且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应该戒烟。饮酒也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心理平衡是高血压患者维系健康生态的重要一环。高血压患者如果精神压抑、心情抑郁,常使他们采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烟等,降低或对抗了高血压治疗的顺应性。对于有精神压力和心理不平衡的人,要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需做长期而细致的工作。

    血压偏高的早期预警信号
, 百拇医药
    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发现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城市约为35.6%,农村仅为13.9%。也就是讲,许多人明明已经患了高血压,但若不进行普查,自己并不知道自己血压已增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高血压知识了解不多,自我保健意识不强,未能定期测量血压,遗漏了诊断;另一方面是因为许多早期血压已很高的病人症状还不明显,因此未能及时觉察出来,但是并不等于高血压没有任何征兆可寻。通常,如果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过分劳累后出现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肢体麻木、急躁焦虑、失眠多梦、倦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征象时,要考虑到可能血压增高了,应当去医院测量一下血压,以利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眩 晕

    头晕(眩晕)是高血压最多见的症状之一,大多数病人表现为持续性沉闷不适感,也有表现为一过性。头晕可妨碍思考,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工作效率。长期血压高会导致脑供血不足,是高血压病人头晕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长期血压增高的病人,对较高水平的血压已适应,当服用降压药后血压降得太快、太低时,因为脑血管调节的不适应也会产生头晕。当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测量血压,以尽早发现高血压,尽早治疗。若眩晕伴有短暂的反复出现的脑缺血神经症状,或感到天旋地转、身体失去平衡、无法行走时,要考虑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应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 百拇医药
    头 痛

    高血压病人往往伴头痛,多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阵痛,一般发生在枕部和两侧太阳穴,尤其是睡醒时,部分是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无临床特异性,但如果频频感到头痛或头痛十分厉害、同时感到恶心欲吐时,就应特别注意病情转化,警惕突发事件。

    心 悸

    高血压病人在初期血压升高时,神经调节失去平衡,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当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会引起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这时可能会感到心悸。

    一般认为,高血压早期或轻型高血压,其心律失常的发生主要是功能性的,与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关,不必过分紧张。但伴随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展可使心脏结构重塑,产生心肌肥厚和心肌缺血,从而改变心肌细胞的电活动而产生心律失常。伴有心律失常的高血压病人属于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可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可诱发心绞痛甚至猝死,因此在高血压病人中若自觉心悸应作心电图检查及早诊断,以利于及早治疗。
, http://www.100md.com
    胸 闷

    胸闷可能是功能性自我感觉,也可能是心脏以外的因素引起的,从高血压病角度分析,胸闷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早期高血压在心脏代偿时期发生的胸闷,往往是神经性的,可能属于神经(官能)症,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表现。

    ●血压长期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发生改变,渐渐引起心脏肥厚、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人就会感觉胸闷。

    ●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如早搏)或出现心力衰竭时,无论在安静或活动状态都会感到胸闷、气促和心悸。

    ●高血压是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若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常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甚至会出现典型的心绞痛发作。

    肢 麻

    高血压病人可能出现手足麻木和僵硬的感觉,也可能出现蚁行感,这些现象多数是由于高血压病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或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的肢体局部供血不足所致,即通常人们所讲的“气血不和”。通过控制血压和对症治疗,一般均可逐步缓解和消失。

    高血压病人如出现手足麻木还应当考虑合并存在的其他疾病,最常见的是糖尿病和肩、颈、腰、腿痛,糖尿病控制不好会引起末梢神经炎等病变,也会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的症状,应加以警惕并妥善处理。(摘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血压病》)(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 葛洪教授、主任医师),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高血压病 > 信息